“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”,或者叫“资金总量”,是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经济运行的结果,也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之源。在中国,城市资金总量反映的不仅是自身GDP的数量,在很大程度上也跟这个城市在区域的辐射影响力紧密相关。
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,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总体上看,在沿海发达地区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,中西部通过承接产业转移,区域经济发展大大提速。后金融危机时代,到底哪些地方发展更快?这其中,资金总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。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通过对各主要城市7年来资金总量增速的统计发现,后金融危机时代,资金总量增速最高的是一线城市深圳,增幅超过了300%。此外中西部一些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的城市如重庆、长沙、成都、郑州等,资金增速也名列前茅。相比之下,增速较慢的是如佛山、温州、无锡、东莞等传统制造业城市以及大连、太原等来自能源重化省份的城市。
这些城市为何增长快
这其中,深圳7年增幅达到了305%,增速在各大城市中遥遥领先,资金总量超越了广州,上升至全国第三。2015年,在股市和楼市热的带动下,深圳的资金总量更是高速增长,总量达到57779亿元,是同期广州的1.35倍。北京、上海2015年资金总量超过十万亿元,名列第一、第二,不过,增速排在第13、14位。
而广州之所以被深圳超越并被拉出较大距离,一方面是深圳增速太快,另一方面也跟自身资金总量增速较慢有关。7年来,广州资金总量仅增长了153%,增速不仅在主要城市中比较靠后,更是只有深圳的一半,也远不如北京和上海。在四大一线城市中,广州的增速最慢。
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分析,广州相较其他三个一线城市资金增长缓慢,有几个主要原因,一是这些年广州的房地产市场比较温和,目前广州的房价仅为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的一半左右,因此沉淀的资金也相对比较少。
其次,北京、上海和深圳的上市公司都比广州多很多,这些地方都是基金、私募等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方。这些年广州在创新产业、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比较落后,产业结构转型缓慢也影响了资金的聚集。
深圳之外,增速比较靠前的还有兰州、成都、长沙、南宁、重庆、郑州等城市,这些城市大多是中西部的省会城市(直辖市)。包括重庆、长沙、成都、郑州等城市在内,能源重化工业占比较少,再加上这几年产业布局和调整较好,产业结构比较均衡,吸引了珠三角、长三角大量企业转移落地。比如制造业里面,装备制造、高新技术发展都比较不错。
“随着沿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各种成本要素的提高,原来面向出口的很多产业如笔记本电脑等产能,纷纷转移到中西部的成都、重庆、郑州等地。”彭澎说,在拓展内需的过程中,中西部的城市直接面向内需市场,更具后发优势。
此外,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,投资在经济稳增长的作用不断凸显。尤其是中西部来自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比较大,这个过程中也给民营企业带来不少机会。
制造业城市不受资金青睐
与增长较快的城市相比,资金总量增长缓慢的城市则主要来自两大类,一类是佛山、温州、东莞、无锡、宁波等外贸出口和传统制造业城市,另一类城市则主要是石家庄、太原、哈尔滨、大连、沈阳等来自能源重化地区的城市。
其中,佛山7年来资金总量增幅只有108%,温州只有125%,东莞也只有127%,位列主要城市后三位。此外,无锡也只有140%。
这其中,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对这些外贸明星城市影响深远。广东省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肖鹞飞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分析,世界经济2008年后进入到低速增长阶段,国际需求低迷有长期化的趋势,预计这种低迷的趋势至少要持续十年的时间。再加上金融危机之后,各个国家开始了再工业化过程,对外部的需求有所减少,因此外贸出口已经处于“临界点”,不可能再现2008年之前高速增长的盛况。
另一方面,随着土地和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的提升,传统外贸明星城市的很多制造业都陆续迁往东南亚和内地。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,目前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资金周期的挑战,比如随着劳动力、土地、环境等各种成本的提高,制造业的利润大幅摊薄。
“2008年之前这些城市出口增长快,聚集的财富、现金流非常多,但是现在出口下滑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很难改变,这些传统制造业城市的很多企业家都在缩减产能,或者干脆去买房子,影响了这些城市的资金聚集。”彭澎说,现在这些城市也正在积极想办法转型,包括推出“机器换人”等,但仍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。